产业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聚焦基层产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创新打造“博士小院”引才用才模式,通过集聚高校院所高端人才,以“智力下沉”激活“产业升级”,构建“需求匹配—技术攻坚—知识赋能”的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产业与人才同频共振、“双向奔赴”,为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双链融合,精准对接产才需求。围绕主导产业技术升级痛点,建立企业需求与科研成果“双向清单”机制,打通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通道。一方面,系统梳理重点领域企业在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形成立体化需求图谱;另一方面,整合高校博士团科研成果,建立动态化成果数据库。通过组建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的博士服务团,构建“调研诊断—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闭环服务体系,实现人才智力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推动人才资源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点单服务,实现“市场化赋能”。构建“企业点单—平台派单—博士接单”三级响应体系,打造需求驱动的人才服务产业新路径。企业可根据技术短板提出需求清单,平台统筹筛选后向博士团派单,青年博士结合专业所长接单攻坚。同时,推行“揭榜挂帅”与定向合作机制,鼓励博士团队与企业签订长期服务协议,聚焦工艺优化、智能化升级、能耗控制等核心问题开展协同攻关。这一机制赋予企业引才用才主导权,激发博士团队创新活力,实现人才价值与企业效益“双向增值”。
知识普惠,筑牢产业人才根基。针对基层人才知识更新慢、技术应用难等问题,打造“青年博士讲堂”等赋能平台,构建“理论培训—技术孵化—实践应用”全链条培育体系,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培训模式,提升基层人才创新意识与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博士带徒”机制,推动高端人才与本土人才结对帮扶,促进先进技术本土化转化与普及。通过“高端引领、基层渗透”,既破解技术触达“最后一公里”难题,又培育可持续的本土人才梯队,实现人才赋能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提升”的跨越。
“博士小院”以清单化管理、链条化服务、平台化运作,实现高端人才从“引进”到“用好”的系统性提升,既避免资源浪费,又破解产业“缺智”困境,构建起产才融合新生态,为现代产业转型升级开辟“科技赋能、智力驱动”新路径。(付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