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李楠)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全民营养素养的持续提升,新华网大型科普节目《营养翻译官》迎来全面焕新升级。5月15日,新华网《营养翻译官》升级发布会在京举办。此次升级将依托国家级媒体平台优势,通过专家智库扩容、内容板块细化、互动形式创新等举措,构建更加系统、专业、有趣的全民营养健康知识服务新生态。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庆
发布会现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庆表示,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健康饮品,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因其独特的健康价值而深受人们喜爱。随着《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的深入实施,全民营养意识的提升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茶产业在其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茶叶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如茶多酚、茶氨酸等,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调节血脂等多种健康功效。”王庆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我们不断挖掘茶叶的营养潜能,将其应用于更多消费场景,从传统的茶饮到茶保健品、茶食品等,丰富了茶的健康消费属性。”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动茶产业与大健康战略的深度嵌合。王庆表示,协会通过科学饮茶理念的普及和产业升级,提升公众对健康茶饮的认知度与市场渗透力,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平台的升级发布备受关注。王庆认为,这一平台将科学的营养知识与茶文化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丰富全面且生动有趣的健康生活指南。
“《营养翻译官》的升级不仅是新华网在营养科普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更是对全民健康素养提升的有力推动。”王庆说,“通过这一平台,我们可以更好地向公众普及茶的营养与健康价值,引导公众科学饮茶,培育健康的生活方式。”
时值“5.21国际茶日”即将到来,王庆期待《营养翻译官》不仅在国内培育科学饮茶新风尚,还能以茶为媒搭建跨文化对话桥梁,向世界传递中国茶的养生智慧,让全球消费者在品味茶香的同时享受健康生活。
“多元化是茶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王庆说,“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茶产品将从传统的单一茶饮向功能化、个性化、场景化产品转型。例如,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需求,开发具有特定功效的茶保健品;结合现代生活方式,推出便捷的茶饮品和茶食品。”
科技化将为茶产业注入强大动力。王庆表示,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深入挖掘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健康价值,提升茶叶的生产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同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创新茶产业的营销模式和消费体验。
国际化是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庆强调,中国茶作为世界饮品,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我们要以茶为媒,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王庆表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作为中国茶叶行业唯一的国家级5A社会组织,将继续与新华网等媒体平台加强合作,共同探索茶文化与营养健康知识的深度融合,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内容和服务。
“我们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推动中国茶产业的发展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贡献更大的力量。”王庆说。
王庆对《营养翻译官》升级发布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新华网在营养科普领域的努力和贡献表示感谢。他表示,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注,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茶产业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健康中国目标贡献力量。
作为“国民营养计划”的重要传播载体,《营养翻译官》自上线以来,以“权威营养解码,享往美好生活”为主题,持续推出通俗实用、科学严谨的营养知识内容,累计播出120集,全网播放量突破十亿,成为公众获取权威营养信息的重要渠道。
据悉,本次焕新升级将推动栏目在内容深度、传播广度和用户参与度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营养科普的科学性与传播力。未来,《营养翻译官》将持续聚焦人民营养健康需求,推动营养理念深入人心,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知识动能与科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