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吴起龙) 5月9日,由新华网、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主办的“2025品牌高质量出海论坛”在浙江德清举行。期间,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畜产品加工管理处处长杨敏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吉林省正以品牌矩阵构建、科技研发突破、市场多元开拓为抓手,推动梅花鹿产业从“中国第一”迈向“全球视野”,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畜产品加工管理处处长杨敏
从“中国梅花鹿之乡”到品牌矩阵:全链条赋能产业升级
据杨敏介绍,截至2024年末,吉林省梅花鹿饲养量达86.2万只,产茸1139.8吨,产量占全国70%,形成了“全球梅花鹿看中国,中国梅花鹿看吉林”的产业格局。
“吉林省以‘吉林梅花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引领,构建了‘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立体矩阵。”她说,公用品牌层面,“双阳梅花鹿”“东丰梅花鹿”等区域特色品牌享誉全国;企业品牌领域,敖东、吉春、中鹿等龙头企业崛起;产品品牌端,安身补脑液、鹿血肽片、鹿茸酒等传统产品与鹿血咖啡、即食鹿血肽片等时尚快消品并存,覆盖全年龄段消费场景。
杨敏表示,在源头把控上,吉林省坐拥全国9个梅花鹿品种品系中的7个,全国仅有的两个梅花鹿国家级保种场(文福、东大)均落户于此,以优质种源奠定品质根基。加工端,依托国家唯一的梅花鹿产业集群项目,2024年撬动中央及地方资金9.8亿元,推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
与此同时,吉林省通过广交会、糖酒会、莫干山世界品牌大会等展会平台“为企搭台”,并推行“一鹿一码”“一品一码”追溯体系,从养殖到产品全流程管控质量,夯实品牌信任基础。
科技破局高附加值研发:解码“鹿身是宝”的转化密码
针对梅花鹿资源综合利用,吉林省正突破“药食同源”瓶颈。杨敏透露,当前鹿茸、鹿角、鹿胎、鹿骨等仅能作为药品或保健品原料,研发周期长、市场准入难。
“为此,吉林农业大学牵头12家科研团队,围绕‘茸角入药食、胎骨入新资源食品’开展攻关,已完成前期毒理学实验,力争2025年向国家卫健委申报,推动相关原料进入药食同源目录。”她解释说,这一突破将释放几何级产业潜力,预计可开发功能食品、医美原料、生物制药等多元化产品。
在前沿科研领域,吉林省聚焦鹿茸“再生修复”特性,开展干细胞移植等基础研究,探索其在医疗、美容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未来,吉林省计划建设梅花鹿创新科研平台,加速校企合作成果转化,以科技赋能产品迭代,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杨敏补充道。
从“国内深耕”到“出海破圈”:千亿集群蓝图清晰
谈及市场拓展时,杨敏表示,吉林省正依托东北亚、东南亚“食鹿传统”开拓国际市场——日韩视鹿产品为日常滋补品,吉林省计划下半年携鹿膏、鹿血制品亮相2025年大阪世博会;粤港澳及东南亚市场对滋补品需求旺盛,部分企业已通过香港、澳门渠道试水,未来将针对当地饮食习惯研发定制化产品。
她还透露,经充分论证即将出台的“吉林省梅花鹿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认为,产业将以二产加工为核心,带动一产养殖、三产营销协同发展。
杨敏进一步表示,计划2025年底前,梅花鹿饲养量目标突破100万只,夯实原料基础;2027年末,产业产值冲刺千亿元,形成特色产业集群;2029年前,构建集养殖、加工、文旅、营销于一体的全链条发展模式,让“吉林梅花鹿”成为享誉全球的中国特色品牌。
5月9日至11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举行。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中国国家品牌网等联合创办,此前已经连续举办两届。作为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5品牌高质量出海论坛”以“新挑战、新机遇、新路径”为主题,汇聚各方智慧,共同为品牌出海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