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委副书记、县长熊小亮走进《300秒看家乡》,与观众共赴铜鼓,享受一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诗意之旅。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湘赣边界,地处南昌、长沙、武汉三个省会城市的圆心位置。因城东有一块巨石,颜色如铜,形状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
走进铜鼓,您将置身于一幅只此青绿的山水画卷。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这里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7万个,在铜鼓,每天都生活在“天然氧吧”里。这里拥有1个全国第二: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在全国3000多个县(区)里面排名第二、江西省第一;2个全省第一:除了森林覆盖率,还有铜鼓的地表水质,连续4年位列江西省第一;3个“中国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和中国黄精之乡;4张国家级生态名片: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铜鼓有世外桃源般的汤里度假区,有“南方雪乡”之称的七星岭滑雪场,有山水交融的“小桂林”天柱峰。春,可踏青赏花;夏,可漂流避暑;秋,可登山摘果;冬,可滑雪泡温泉,一到铜鼓就置身于一幅“水在城中、城在山中、人在景中”的山水画卷。
走进铜鼓,您将阅览到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1927年,著名的秋收起义在铜鼓打响。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在铜鼓创建;革命年代,铜鼓有名有姓的烈士近2万人,每寸土地都浸润着赤诚热血。为守护这份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种,铜鼓儿女以敬畏之心,把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等,作为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进行系统性保护,获评江西省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三代人八十年守护红色标语的感人故事,获评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走进铜鼓,您将聆听到一首饱含深情的客家山歌。铜鼓是赣西唯一的客家县,全县80%居民是客家人。一座座美丽的客家民居,或临于高山之巅、或隐于山坳之中、或位于溪水之畔。置身铜鼓,随处可以听到一首首植根于普通百姓生活的客家山歌,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晒红节、太平灯、七鲤抢虾、客家狮等非遗文化“百花齐放”。再寻着人间烟火气,品尝独具铜鼓特色的客家美食。铜鼓包圆,寓意团圆;铜鼓撑酒,香气浓郁;铜鼓竹笋,富硒营养;铜鼓宁红,茶盖中华;铜鼓黄精,效用卓然。
节目录制期间,熊小亮与《300秒看家乡》节目组负责人就如何利用好平台的优势助力铜鼓展现它的自然之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交换了宝贵意见。在节目尾声,熊小亮热忱邀请全国的朋友们,来一场说走就走、奔赴铜鼓的旅行,登临天柱峰、畅玩七星岭,感受红色文化、邂逅桃源汤里,观赏非遗文化、体验人间烟火!
为全面展示各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推动文化产业与地方经济互促发展,新华网策划推出了《300秒看家乡》公益活动。活动通过邀请发展具有新亮点、新成就和新经验的地方领导参与节目录制,推介家乡之美,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